今年迎“加长版”三伏天 初伏10天,中伏20天,末伏10天

日期: 2024-06-25 09:29:32
来源: 秦楚网

进入夏至节气后,由于我市多阵雨,炎热天气有所缓解。夏至节气的到来,预示着今年入伏的日期正式确定。气象部门表示,今年三伏天将长达40天,其中初伏10天,中伏20天,末伏10天,也就是民间俗称的“俩中伏”。

今年7月15日正式入伏

6月21日,我市步入夏至节气。从十堰近期的天气情况看,湖北省18日晚进入梅雨期后,多地出现集中降水,十堰处于梅雨带外围,阵雨天气较多,气温没有升起来,天气比较凉爽。

气象专家介绍,在我国,“三伏”是初伏、中伏、末伏的统称,一般出现在阳历7月中旬至8月中旬。历书规定:“夏至三庚便数伏,夏至四庚数中伏,秋后一庚数末伏”,意思是说,从夏至日开始往后数,数到第三个庚日便开始进入伏天,而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是中伏的起始时间,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是就是末伏的开始时间。

庚日就是带有“庚字”的日子,我国古代采用“天干地支”记录日序,其中庚日共有6个,分别是庚午日、庚辰日、庚寅日、庚子日、庚戌日、庚申日。庚日与庚日之间间隔10天,所以初伏和末伏规定时间是10天,而中伏的长短直接决定三伏天的长短。由于庚日的日期是有变化的,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。

今年夏至为6月21日,也就是从这天开始数庚日。第一个庚日出现在6月25日,第二个庚日出现在7月5日,第三个庚日出现在7月15日,因此7月15日是初伏入伏的日子。初伏是固定10天的,因此初伏从7月15日到7月24日。末伏是根据“立秋逢庚便入伏”的说法,即从立秋这天开始数庚日,第一个庚日就是进入末伏的日子。今年立秋在8月7日,第一个庚日在8月14日,因此末伏从8月14日到8月23日。中伏是在初伏与末伏中间的伏天,有10天与20天之分。今年中伏从7月25日到8月13日,共20天,因此今年三伏天是“加长版”40天的伏天。

三伏天要防暑也要防寒

今年的三伏天,十堰会不会很热?此前,气象部门预测,7月下旬至8月,随着副热带高压进一步北抬,我市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或处于其西北部边缘,会出现高温天气,最高气温可达39℃或以上,同时,午后至夜间易出现强降雨,将雨热同季。

从天气情况看,本周,我市将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。前期,我市最高气温在35℃以下;后期,最高气温升至35℃以上。具体预报为:25日为晴到多云天气,气温18℃至34℃;26日为晴到多云天气,气温21℃至33℃;27日为晴转多云天气,气温20℃至34℃;28日为多云有阵雨天气,气温23℃至33℃;29日为多云转晴天,气温23℃至36℃;30日为晴到多云天气,气温25℃至37℃。

俗话说:“进入小暑,上蒸下煮”,进入三伏天后,高温、高热、高湿的“桑拿天”将频繁出现,健康养生需要把握“防暑更要防寒”的原则。

在防暑方面,要减少白天外出时间,特别是午后,最好不要出门。其次,要多喝水。三伏天,相对于防暑,防寒更加重要。这是因为在伏天,人体内阳气达到一年顶峰,血管处于扩张状态。一旦着凉,寒邪便容易趁机入侵。因此,在三伏天要注意少食寒凉、避免冷风直吹,注重保护好颈椎、咽喉和后心,以帮助抵御寒气。(记者 罗毅)

责任编辑: 孟楠
方针政策权威发布,网上问政快速回应,最新资讯随时掌握。
十堰发布
  • 欢迎关注十堰政府网官方微信“十堰发布”
  • ① 打开微信——发现——扫一扫,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关注。
  • ② 打开微信——通讯录——右上角“添加”,搜索“十堰发布”“syfb0719”关注。